为什么唐代的大诗人"元稹"又称为"元九"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8 10:01:50
如白居易的两首诗都是写给元稹的:

【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】白居易

往来同路不同时,前后相思两不知。
行过关门三四里,榴花不见见君诗。

【舟中读元九诗】白居易

把君诗卷灯前读,诗尽灯残天未明。
眼痛灭灯犹暗坐,逆风吹浪打船声。
不管怎么说,叫出数字都是有原因的。李白之所以叫李十二,是因为李白曾当过翰林学士;在翰林院排名第十二。并不是高兴怎么叫都可以的。再说唐朝并没有现在的科技,可以发表一个声明让全国都知道。

白居易称"元稹"为"元九"肯定也是有原因的。不然别人为什么不叫"元稹"为"元七"?

在姓氏前加形容词指称特定的同姓者,如唐朝诗人中称老杜指杜甫,小杜指杜牧;老苏、大苏、小苏指苏洵、苏轼、苏辙父子。还有是以几个姓并称特定的几个人,如唐朝李杜指李白、杜甫,韩柳指韩愈、柳宗元等。另外唐代还以行第连同姓名等称人,王维有诗题为《送元二使西安》,李白是李十二,韩愈是韩十八,柳宗元是柳八,元稹是元九等。这些类别的人名称呼,大都是他人、后人为表示尊敬或方便而使用的,其本人并不使用。但这些称呼既经使用,便固定习用下来,成为一个人的专门称呼了。因此,元九只是世称而已。

dui

长知识啦~~